潤版液的技術參數在打樣的質量控制當中往往是被忽視的因素。潤版液的技術參數主要為電導率和pH值。它們的標準分別是:電導率為800~1200,pH值為4.8~5.2。 打樣的質量控制還涉及到對打樣機的調整。調整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橡皮滾筒的壓力為±0.03mm(每旋轉120°測一次,取平均值),即橡皮布厚度+襯墊厚度=(2.286±0.03)mm。
②版臺壓力(包括PS版厚度)為+0.12mm~+0.15mm,即PS版表面高于導軌的高度。
③紙臺壓力(包括紙張的厚度)為+0.15mm~+0.18mm,即紙張表面高于導軌的高度。
④活動的機架兩側下方各有兩個滾輪。當機架移動到勻墨系統一側,同時機器不加壓時,滾輪與下導軌面的壓力,以用手加力剛好能轉動為好。過緊和過松均需調整。
⑤勻墨系統:著墨輥在版臺上的墨杠寬度與紙臺上的壓印墨杠寬度應均勻一致。
三、打樣機的維護與保養
在打樣的過程中,打樣機的操作是最重要的,當然打樣機處于什么樣的工作狀態,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使打樣機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才能保證網點在傳遞過程中保持較好的質量,最終得到合格的樣張。由于打樣機的維護與保養是一個不斷的過程,因此必須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保養維護程序,并使其標準化、規范化。
①墨輥的保養
打樣樣張的網點變化,會隨著打樣機墨輥的硬化而變壞。墨輥的硬化是指輥子用久了,其表面會變得光而硬直至形成一層“結晶層”。當輥子表面結晶嚴重時,其傳墨性能就會受到影響,打樣過程中的水墨平衡就難以保持。尤其是品紅油墨,由于吸水性下降,會造成網點出現空心現象。這樣樣張上網點面積將小于膠片上的網點面積,顏色就會變淺。即飽和度下降。在某些例子中,當一色的網點有變化時,就會造成樣張的色調偏離預期的效果,多色疊印的色調變化將更大。由此可見,對于墨輥的保養是多么重要。除了要有每日每周的固定的清潔程序外,還要有具體的保養措施。即每兩周把打樣機的墨輥取下來“休息”一下,換上備用的墨輥。這樣才能使墨輥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從而得到令人滿意的網點還原質量。
②橡皮布的保養
橡皮布是把網點從印版轉移到紙張上的媒介。它的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網點的傳遞質量。橡皮布用久了以后會有化學殘留物附著在其表面,使橡皮布的彈性變小。這樣會使轉移到紙張上的網點邊緣不夠銳利。因此,在橡皮布工作一段時間以后也要讓它下來“休息”一下,以免使其過度疲勞。
③打樣機自身的日常維護與保養
打樣機總的來說是由機械部分和電氣部分組成。對于機械部分來講,需要定期在各固定油孔和表面的傳動部分(例如鏈條)添加潤滑油,以避免過度磨損;而對于電氣部分來講則主要是檢查和保證氣路的通暢,以及保持面板表面的清潔等等。
在打樣過程中,換墨時要將墨輥和橡皮布上的油黑清洗干凈以后再加其他顏色的油墨,不能隨意。否則殘留的油墨會與后加的油墨相混而影響打樣質量。另外,版臺和規矩附近的灰塵和紙粉也要按時擦掉,因為累積過多會影響套準精度。
四、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中影響打樣質量的主要是溫度和相對濕度。溫度過高或過低,會使擦到PS版上的水蒸發得過快或過慢,從而破壞水墨平衡。環境相對濕度的過大或過小也會破壞水墨平衡,甚至產生油墨乳化現象導致空心網點的產生。另外,更嚴重的是溫濕度的不穩定會使紙張變形,從而導致套準精度下降。因此,在打樣車間保持恒溫恒濕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講,環境溫度應為22℃~23℃,相對濕度為50%左右最佳。
五、結束語
提高打樣質量需要控制的因素有很多,以上只是簡單分析和介紹了一些主要的控制手段和經驗數據,還有很多細微的因素沒有一一列舉。在打樣過程中,往往一個小小的差錯就可能導致廢品的產生。因此,應該針對本公司或本部門的具體情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使打樣走向規范化、數據化的軌道。只有這樣,才能使打樣的質量在高水平的基礎上得以穩定。
|